汉语大全>幼儿期免疫接种>哪些情况下不能打疫苗?

哪些情况下不能打疫苗?

详细内容

疫苗对孩子的健康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很多妈妈对于疫苗的接种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知之甚少。孩子接种疫苗应该注意什么?在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今天,就让专家来告诉您答案。

孩子在出生之后就要开始打预防疫苗了,预防疫苗包括两类。第一类疫苗,也称计划内疫苗,是国家强制要求接种的,属于免费疫苗,共有15种,卡介苗、乙肝、脊灰、麻疹等都在其中。第二类疫苗,也称计划外疫苗,目前有四种,包括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水痘疫苗、23价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这类疫苗是要收费的,孩子是否需要注射由家长来决定。如果家长无法判断的话,应征询医生的意见。

对于哪些情况不能接种疫苗,专家介绍,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幼儿不宜接种疫苗,病愈后方可进行;体温超过37.5℃时也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进行;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和急性传染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孩子不宜接种;有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发育不良,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不宜进行接种;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孩子不宜接种疫苗;过敏性体质的孩子不宜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疾病要视情况暂缓接种。

专家提醒家长,在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时,一定要将孩子当时的身体情况如实详细地反映给医生,如既往病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上次接种疫苗后的情况等。孩子接种完疫苗不要急着回家,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如果孩子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接种以后,要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同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反应,不要让他剧烈运动。孩子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一般一到两天会自动消失。但是,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很长,就要立刻带孩子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