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详细内容
'第一篇、书香家庭事迹材料
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
----书香伴孩子成长(张柏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丰富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素质,同时在学习的时候更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服务社会,发展成为德智体美都具备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就十分注重这一点。为了让养成了孩子坚持阅读的习惯,我们试用了很多方法,最有效的有两种:首先让孩子读他喜欢的内容。比如孩子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恐龙,那么我们就买了很多有关恐龙方面的书,孩子果然读的津津有味,一发不可收拾;其次我们在家里很多地方放了很多书,沙发上、桌子上、茶几上,让孩子随手就能看到书,拿到书。后来,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来越广泛,像《胡萝卜怪》、《吹牛大王历险记》、《好困好困的故事》、《你看起来很好吃》、《我爸爸超厉害》、《海底两万里》、《昆虫记》等都喜欢。
我们两人平均每天读书都在1个小时以上,孩子平均每天读书也在1个小时以上。很多时候我们陪孩子一块读书,孩子好问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们都会不厌其烦的解答,讲解的形象生动,让孩子听的津津有味。
为了尽量拓展孩子的阅读外延,每到假期,我们经常带孩子去旅游,到那些书中描绘的场景中去,让他亲身体会。济南动物园、上海科技馆、青岛崂山„„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看到书中的景物时,儿子往往会大喊一声“我来了!”,这也激发了孩子的读书的兴趣。
现在,每天晚上我们会拿出一个小时陪孩子一起读绘本,或者利用手机上的咔哒故事APP来给孩子听故事。阅读已经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是我们共同进步的好帮手。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是形成书香家庭的重要措施。要和孩子亲子共读,言传身教,作为家长我自己也要多学习多看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作一个学习的榜样。无论工作多忙,每天我总要抽出时间,坚持在孩子读书的时候与孩子一块读,抽空在小三班的群内看看老师们发的视频和资料,了解孩子学了什么,跟孩子多讨论,多沟通,与孩子形成共同语言。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知识在沟通时慢慢的灌输给他,提高他的理解能力。孩子跟爸爸一起阅读的时间比较多一点,爸爸会非常耐心地享受亲子阅读的时间。
多读书是孩子读好书的前提。作为家庭,我家的藏书还是十分有限的。我经常和孩子去书店、书馆看书,在人人都看书的环境里培养孩子读书的能力。识别什么是有益的书。通过看书让孩子来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通过读书这样一种渠
道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多方位,多方式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书是一轮暖阳,会温暖孩子那颗潮湿的心房;书是一股清泉,将激起孩子心头的波浪;书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炬,将照亮孩子人生的方向……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我们将一如既往,为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将不惜付出辛勤的汗水!
第二篇、书香家庭事迹材料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读书明理,崇德向善
记得有次看电视,正好有记者在大街上随机采访民众。记者问:“请问您对‘家风’这个词有什么理解?”有人回答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情操。也有人笑了笑直接回答了三个字——不知道。我们全家一起以家风家训为主题展开较长一段时间的讨论,经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出了我家的家风家训是:读书明理,崇德向善;仁爱相亲,以德持家。
我的家庭属于三世同堂,公公xxx,85岁,一名建筑公司的退休技术工人,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经常戴着老花镜阅读报纸,关注新闻,关心国家大事。老公公还有一个身份是村里的义务调解员。只要他在农村家里的时候,总是有好多邻里来串门,给他述说大事小情,让他评评家长里短。别人走后,我们一家也会从各种角度分析这些邻里琐事。
丈夫xxx,太铁公安处忻州车站派出所民警,共产党员。他会从法律的规定侃侃而谈,儿子xx,xx大学学生,共青团员,他会从年轻人的认识来谈论,而我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引经据典,上纲上线......我们经常进行这样的讨论。老公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小家庭,大国家,以小见大,其实说的就是一个‘理’字。而怎么才能够做到“明理”,这就与家风分不开了。”我们家一贯遵循的是“读书明理,崇德向善”。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记得在怀孕时,我们就开始固定时间播放优美的音乐、诗朗诵及儿歌对孩子进行胎教,儿子开始牙牙学语时,我们利用录音机、配图卡片、插图儿童书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儿子幼儿园时,全家一起制作识字卡片,一起头对头看画册,一起扮演老师与学生的上课游戏。到儿子上小学时,我们就开始制定每月的读书计划,一到周末或假期,图书馆就是我们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成为我们家的休闲时尚,返回家时,每个人手中总是有所收获。每个月家里购置新书不会少于十本,日积月累,家里的书柜也由小变大,内容涉及哲学宗教、人文社会、文学诗歌、历史地理、医药卫生等方面,种类繁多。新房装修设计时,能让全家人一起操心的地方莫过于书房的设计,面积再小,也要挤出一个安静优雅的读书环境。几次搬家,最费时费力的是一箱箱的书籍,历经岁月的沉淀与淘汰,家里现在的藏书多达一千册,要是再加上订阅的《兵器知识》《读者》《博览群书》《山西晚报》等报刊杂志就更多了,虽然现在电子书籍也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但全家人对于纸质书籍的青睐依然不减当年,甚至全家人都有一个癖好,那就是特别喜欢闻书香
味„„写字台上、茶几下、床头边甚至餐桌边,随处可见的是家人读书的身影,虽然工作繁忙,但读书的习惯使然,每天不读一小时左右就觉得少了什么一样索然无味,一家人在一起经常听到的是关于书中某个人物的讨论,甚至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近几年,儿子又迷上了网上读书讨论,在阅读圈里还小有名气,经常有新的见解和我们交流。
正因为这种读书的氛围和习惯,我们全家都受益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最高级的营养品”;“读书是与最高尚的人交谈”,读书,丰富充实了我们的知识,使家人的谈吐典雅脱俗,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邻居都说我们家人身上有一种书卷气。通过读书,可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可以遨游祖国的名山大川,领略秀丽的风光;可以超越时代的限制,神游上下五千年,跨越那历史的门坎;可以让想象插上翅膀,去发现那奇妙的世界,从书中可以欣赏到草的新绿,花的含笑,鸟的鸣啭,鹰的盘旋,虹的憧憬,云的变幻,可以体验到生命的成长,感悟人生的乐趣。读书的多寡对一个人的修养、成长和事业的发展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善于读书的人,在做人处事上,就比孤陋寡闻的人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凝重;少了一丝朦胧,多了一缕思考;少了一丝浪漫,多了一些理智。勤于读书的人,一举一动显修养、一言一行透书香,不读书或读书少的人如同夜行的人没有了灯光的照耀,如同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失去了灯塔的指引,那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古诗说的好:“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一道理。
现在,全家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学习领域都各有建树,我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以律己、乐于奉献。在教学管理岗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开展工作,以教书育人为追求目标,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做到了让领导放心、让学员满意。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得“优秀共党员”“三八红旗手”“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爱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在公安干警的工作岗位上争先创优。儿子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全家人共同学习,互帮互助,以实际行动践行者我家的家风家训。
第三篇、最美书香家庭先进事迹材料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张xx,满族,一九四九年生人,大专文化。几十年来,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镇文化站长、镇党委宣传、纪检委员,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镇人大主席等职。退休后担任镇政府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工作,同时被xx市xx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聘为办公室主任。
张凤生一家可称得上是幸福之家,家里有一个朴实的妻子,二子一女,长子在公安战线工作,女儿在镇政府工作,次子在中学任教师,工作中都很优秀。
几十年来,张xx在生活中夫妻恩爱,互相关心。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工作经验,常年坚持看书学习。由于多年的积累,现家庭藏书3000多册,各种期刊、报纸合订本20多种。除了阅读这些书刊外,自己还经常参加各种广播电视、函授培训等学习,先后毕业于xx刊授党校,xx省广播电视学校,结业于奥林公司中国当代文学函授大学,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xx师范学院。通过学习,逐步掌握各领域一定的知识。七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化工作,兼曲艺及文学创作。懂满文,善书法、绘画、摄影、摄像。其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曲艺、民间故事、剪纸等作品先后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并多次获奖。由于其多年的艺术成就,先后被吸收为xx市曲艺家协会会员,xx省作家协会xx市分会会员,xx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由于读书成效显著,掌握了生产技能,拥有了致富本领,被xx市人大常委会授予“建功立业”先进代表称号,家庭荣获了xx省妇联颁发的全省百名“特色家庭”荣誉证书、2013年被xx市评为“书香之家”“老有所为贡献奖”。各类作品与事迹先后在报刊、杂志、电视台等发布介绍。主要事迹还收入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辽西文化人肖像集》和由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人物辞海》及中国文化部编《中国地方艺术人才年鉴2001》等书。艺术成就获由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联合颁发的“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铜质证书。
多年来,张xx积极组织家庭成员自学阅读,还积极参加当地的各种读书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创作的作品曾多次获得省、市创作奖、竞赛奖。民间故事《牛头卫的传说》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xx卷xx市卷内。新闻报导曾获《xx日报》短新闻竞赛三等奖。现场短新闻比赛获《xx日报》二等奖。散文获《xx市报》散文大赛佳作奖。硬笔书法xx市文联书法比赛二等奖。剪纸作品获xx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书画展二等奖。民间文学获xx市文化局、文联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三套集工作奖,多次被《xx日报》《xx晚报》《xx市报》、xx人民广播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新闻写作受xx市人民政府记功奖励。近年来,涉足剪纸艺术,其创作的《成语故事》系列连环画已400余幅、100余套剪纸作品配文字在《xx日报》《光彩报》《乡土诗人》《xx市报》等报刊连载。剪纸作品曾获xx省第五届艺术节民间剪纸展览三等奖。xx省首届反腐倡廉书画展2个优秀奖,通过多年的学习积累,自己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自己编印《成语故事》剪纸作品三册,《中国民俗知识大全》一册,《文学作品》一册,《右卫满族镇志》《右卫满族镇志拾遗》各一册,民间故事《牛头卫的传说》二册。家中的孙子、孙女,也受其影响,特别喜欢画画,10岁时大孙女就获得第六届phe国际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大赛二等奖,中央电视台书画院、中国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国内联络部“墨彩杯”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书画作品电视大赛儿童组二等奖。
由于本人现在还在担任镇关工委党务副主任工作,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到自家(离学校很近)阅读书刊,并给他们讲一些革命故事,法制及读书心得及体会还教给孩子们一些剪纸技巧,深受学校家长及学生们的好评。
家庭的藏书老伴每年都要定期给他晾晒,有时家里的书邻居们会借,老伴就都为他标记下来。一直就这么默默的支持着他。
生活了几十年,张xx的背后是妻子默默的支持,有今天的这么多的荣誉是和老伴分不开的,他说,“我感谢我的老伴陪我走过这么多年,不论贫苦,不论艰难,为我养育了子女,照顾了我这么多年。我希望我们老俩口能做好孩子们的榜样,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对社会上更有用的人。我这一生苦、辣、酸、甜都偿过了,但是我却觉得我这一辈子很幸福,幸福
是什么呢,他是两人一起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是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美丽,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第四篇、书香家庭事迹材料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
(伾山八里井中心校:宋学琴)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读书使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这正是我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我们一家7口人,84岁的婆婆身体健康。丈夫优秀共产党员,个体经营者。我是一名小学校长。四个学生。孩子没上学的时候。从小就喜欢听故事,抓住这一点,我们就故意在讲故事时拿起书,看着书给她绘声绘色的讲。这时他们一定奇怪书中怎么会有这么多故事?渐渐的她对书
有了兴趣。
孩子上小学、中学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是形成书香家庭的重要措施。作为家长我们做到了自己也要多学习多看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孩子作一个学习的榜样。我丈夫学历并不高,但是我们坚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与孩子同学习。儿女做作业时,我就备课,准备一下我明天要讲的例题,看一看习题的难度。丈夫喜欢看一些时事政治,历史之类的书。这是他睡前一小时的必修课。他和孩子也经常为一些史事发生争执:但越是这样,孩子们越喜欢看书,他们要用更多的知识来说服爸爸。我们更关心孩子所学的课堂知识,跟孩子多讨论,多沟通,与孩子创造共
同感兴趣的话题。
孩子都上大学以后,微信建了一个“幸福之家”群,经常聊每人的学习情况,学习方法。讨论时事政治。新放映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愿我们都步入书香圣殿,沐浴书香甘霖,享受读书乐趣,共同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始终阅读着,快乐着。
第五篇、书香家庭事迹材料(1)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浓浓书香满屋堂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锦星镇第二小学:蔡艳
人非生而知之,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知识,况且当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稍有不注意,就会与社会接不上轨。所以我们,只能“学到老,活到老”才能在当今社会下生存。在家庭中当然也是如此,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和孩子一起学习、不断成长,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一、为孩子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作为家长,我们自己也要多学习多看书,坚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与孩子同学习,抽空多和孩子交流,跟孩子多讨论,多沟通,与孩子形成共同语言。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知识在沟通时慢慢的灌输给孩子,共同探讨书中的知识和问题,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或缺的一部分,着意营造家庭读书的环境与气氛,让孩子在家中时时感受到书的气息和馨香。
我与丈夫都是一名小学普通教师,我们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毕业于师范学校,第一学历并不高。为了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我俩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放弃学习。首先我们自主选择函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并在陪孩子读书的同时阅读了大量有关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的书籍,后来双双成功取得了专科和本科学历。
因为职业的缘故,我们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成了我们的必修课。尤其是在儿子出生之后,我们家里的读书氛围不但比以前更浓郁了,而且更温馨了。书籍成了我们一家不可缺少的部分,一有空闲,我们一家都捧着书在看,家庭中总是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
因为读书,我和丈夫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了。通过阅读教育书刊,我们了解掌握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越来越高,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我和丈夫在镇里面参加优质课比赛都获得了第一第二的好成绩。
二、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爱读书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是特别需要爱心和耐心的。
我记得去培训的时候,专家们曾经说过,“宁愿把孩子交给书,也不要交给电视”。所以我在儿子一两岁时,我就给他买了好多图书和儿诗,他虽然看不懂,但里面的图片和故事常常让他入了迷,每天睡觉前,我都会给讲睡前故事,和他一起背诵一些儿诗。儿子上了小学,学习上的压力渐渐增大,我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他阅读,培养他自己阅读的兴趣。除了他自己感兴趣的书以外,我们每学期都会给他购买一些适合孩子年龄阅读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中华成语故事》、《脑筋急转弯》、《笑话大全》等等。在孩子阅读的同时我还让他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平时,只要是儿子想要买书,我也从来不会吝啬钱,一定
会支持他去阅读。
三、多渠道,多方式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我们常常建议孩子如果有空就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从小培养孩子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良好心态。我们平时也建议孩子多看报纸,儿童文学等等许多报刊杂志。另外,每当周末,我都会带孩子去图书馆,他可以在里面享受着知识的大餐,不断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我们努力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阅读的氛围。并不要求孩子什么都做到最好,我们只希望阅读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让书香滋润着他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和孩子同读书,共进步,让我的家庭一直弥漫着浓浓的书香。
第六篇、书香家庭事迹材料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亲子共读书香家庭事迹材料
白衣阁乡郭庄小学
三年级教师:王胜久学生:董志威家长:孙艳丽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丰富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做人。我们培养孩子读书的初衷并不是希望孩子长大后一定多么出人头地,主要为陶冶其情操,让其成长为一名身心健康的孩子。作为家长的我在这方面深有体会。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兴趣
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是他做一件事情的原始动力,所以我非常重视这一点。我觉得在我们志威身上这是非常自然地事情。从孩子很小时候我就开始给他读书了,有时念上一段优美的诗句,有时讲一个小故事,现在他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读书的时间内,他会按时进行读书活动。
二、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觉得对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作为父母必须要以身作则。父母在看电视、上网,却让孩子读书学习这不公平,也会让孩子产生负面的心理作用,我们家平时基本不开电视、电脑,如果确有需要也是在他睡着以后再开。我和我爱人都是农村人,深知孩子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而读书则是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文化程度不高的我,总是和孩子一起进行读书,用我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孩子读书的兴趣,实践证明,我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的,身教胜于言教。
三、创造环境,营造氛围
对于读书来说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好,由于条件的限制,还没有为孩子提供读书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氛围程度也不是非常的浓,这也是我们家庭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希望孩子在我的影响下,读书行为习惯更好,从中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孩子以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着,快乐着!
第七篇、书香家庭事迹材料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
一、读书先行,给孩子树一面镜子
人非生而知之,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知识,况且如今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头脑中学到的转瞬会淘汰,只能“学到老,活到老”才能在当今社会下生存。家庭中当然也是如此,家长是孩子的标尺,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树立并延伸这标尺的长度,才能给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长的空间和可能。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我和我老公都是一名普通的职工,唯一和别的工作人员有不同之处就是我们的工作除了正常上班以外,必须得加强学习。我们每月写4篇集体笔记、12篇自学笔记,月底进行考核,除了笔试还有计算机操作考核。由于以上原因,书籍自然成为我们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并占据着显赫的位置。现在我们一家三口经常与书为伍,在书中汲取知识,提高修养,享受快乐,不断成长。读书成为了我们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家庭和谐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家的书香味逐渐浓厚起来。
二、让读书成为孩子的重要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爱读书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是特别需要爱心和耐心的。
儿子出生后,我每天晚上都陪着他看书,睡前给他讲故事。于是,“读书乐”的氛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到了小学,儿子在学习上的压力渐渐增大,我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他阅读,培养他自己阅读的兴趣。除了他自己感兴趣的书以外,我们每学期都会给她购买一些适合孩子年龄阅读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中华成语故事》、《脑筋急转弯》、《笑话大全》等等。丰富的书籍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增加了孩子的自信,也使他对阅读有了更多依赖。也会把购书作为奖励进行激励。同时专门购置了小书架,为他设置了书房和书柜。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眼界不断开阔,思想也日趋成
熟。他会经常给我讲述书中的故事情节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书为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以书为标尺,可以找到改进的方向。在与儿子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
另外,为了更好地徜徉信息世界,享受网络时代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我们家庭在儿子读小学一年级就购买电脑上了网。从那以后,我们一直善于利用信息资源进行阅读学习,善于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利用因特网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拓宽胸襟。利用电脑展开学习也成为了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营造家庭读书的环境与气氛,让孩子在家中时时感受到书的气息和馨香。愿这一路的书香伴随着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八篇、书香家庭事迹材料书香家庭读书事迹材料
“书香家庭”申报材料
由于自己从事教育工作,深知对孩子的教育应从小抓起,尤其明白书籍对孩子的影响。所以在孩子很小时,就买各种故事、儿歌、顺口溜等磁带让孩子听,等孩子会看画报时给孩子订阅《大灰狼》报、《娃娃画报》,还有各种颜色鲜艳的书籍,让孩子从小对书感兴趣,对阅读感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能力。
在孩子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我的工作原因,经常给孩子买各种各类的书籍,每年都订阅适合孩子读的书,并鼓励孩子坚持天天读书。为了让孩子能坚持天天阅读,我专门为儿子设计了一张家庭读书表格,让儿子记录下每天读书的时间、阅读的文章及书目,由开始的表格记录,到现在的习惯养成,儿子现在在家里已经能养成读书的习惯了。阅读的习惯靠得是平时点滴的积累,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影响并培养孩子坚持读书的习惯,我和爱人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和孩子一起读书,平时,爱人喜欢订阅各种报刊杂志,并坚持天天看书报来影响孩子。专门为孩子订阅适合儿子读的书箱小学生《课堂内外》、《金色少年》、《经典阅读》等,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买书。现在家庭藏书已达100多册。
一、硬件
(1)给孩子专门设计书房、书桌、书柜,让孩子有个好的读书环境。
(2)适合孩子读的各种各类家庭藏书已达100多本。
(3)配置电脑并上宽带,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并督促其写作发表到博客上。
(4)藏书:儿子的藏书丰富,从儿子自选的卡通书到家长、老师、学校推荐的各类读物。如《快阅读100篇》、《少儿百科全书》、《八十天环游地球》、《三毛流浪记》、《在人间》、《我的大学》、《红岩》、《西游记》、《三国演义》《成长胜经101》、《绿野仙踪》、《小故事大道理全集》、《淘气包马小跳》等等。绘画和故事相结合,童话和百科相呼应,游记和小说相碰撞。儿子在故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在小说中体验快乐、在童话中领悟真、善、美、假、恶、丑,在名著感受文学的魅力。当然作为一个男孩子,还有数不清的奥特曼、漫画等相关书籍。
二、软件
亲子阅读:如果读书是一个人事情,那我想也只有当孩子足够大,有足够字认识的基础后。对于小孩子来说,没有一定的自制力,更多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阅读。由于自己工作和教育有关,所以工作之余也经常可以和同事一起探讨孩子阅读的问题,通过交流,相互学习,起到事半功倍。比如阅读的时间,大家觉得安排在睡前20分钟比较合适,阅读后也可以和孩子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交流提问,加深孩子对文章的理解,当然父母要适时的引导。慢慢地,孩子就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我想这才是我们父母最想看到的。
家庭氛围:我和爱人都明白让孩子多读书的重要性,除了鼓励孩子多读书外,还给儿子创设读书氛围,营造好的环境让孩子读书,我和爱人喜欢睡觉前阅读,儿子受我们的影响也晚上阅读,中午阅读,为了让儿子能坚持天天读书,特设计表格挂在眼前,提醒孩子坚持阅读,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订阅书刊:由于我和爱人的工作关系,每年都要给孩子订阅一些适
合儿子的看的书,从《大灰狼》报到《金色少年》再到《经典阅读》,这些期刊杂志陪同儿子从学前班一直到现在。每当有新书来,儿子总是兴奋地拿起就看,这也是我和爱人感到欣喜的地方。
利用网络:为扩宽学习渠道,让孩子通过网络欣赏描写细腻、富有韵味的美文,学习一些常用的歇后语和谚语;适时通过有趣味性的网游以开发智力;通过电视点播《百家讲坛》、《走近科学》、《今日说法》等富有知识性、启发性、教育性的栏目,大人小孩一起观赏、讨论,既开阔了学习的视野,也提高了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总之,读书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快乐和趣味,也让我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与进步。孩子的书籍让我们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我们的书籍也在预备孩子日后的颂读,引导他走好人生之路。孔子云:“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我们相信,我们家庭的书香一定会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