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成语词典>成语不教而杀的解释
jiàoérshā

不教而杀

拼音 bù jiào ér shā

注音 ㄅㄨˋ ㄐ一ㄠˋ ㄦˊ ㄕㄚ

解释 不教而杀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例子 对待犯错误的人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而不应该不教而杀。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贬义

近义 不教而诛  

反义 谆谆教诲   

英语execute without teaching

故事春秋时期,56岁的孔子担任鲁国的大司寇,他上任时颁布了三大法令,实行实价买卖,男女分道而行,款待外国人。当时少正卯出来反对被抓,手下问孔子杀不杀,孔子一向推行“仁政”,主张教育,认为“不教而杀谓之虐。” 就把他抓入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