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材料作文
导航

2021自强自立美德少年申报事迹材料

2021-12

'

自强自立指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进取不断创造,使得自己有一定的地位。下面是关于自强自立美德少年申报事迹材料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孙苏,男,12岁,少先队员,现就读于昌图县毛家店小学四年级一班。他是一个身有残疾、却坚持学习的孩子。

因为早产,孙苏成了脑瘫儿。他的手不能像其他小朋友活动自如,他的腿完全没办法行走,甚至连说话都很吃力。他来到学校的第一天,是妈妈抱进教室的,很多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办法承受繁重的学业,认定他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会离开学校。但孙苏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他可以,而且可以做得很好!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练习走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能够自己独立行走一小段,这对任何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是他却经历了许多艰难,认识他的老师、同学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老师说,他是一个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孩子;爸爸说,他是一个自强自立、意志坚强的孩子;邻居说,他是懂事乖巧、讨人喜欢的孩子;同学说,他是一个勤奋好学、活泼开朗的孩子。

每天早晨七点整,我们就可以看到瘦小的、佝偻着身子的孙苏在妈妈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教室。尽管他的左手搭在妈妈的肩上,但无力的双腿仍无法支撑他的身体,他仍会止不住的往下滑。他只能整个身体都倒向妈妈的怀抱,借助妈妈的力量,拖着自己的双腿往前一步步的挪……就这样,四年来,他从来不曾迟到。

“身残志坚”,这句话放在孙苏身上再合适不过。作为一个残疾孩子,孙苏同学清楚地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他学习刻苦勤奋,善思好问,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虽然他每天只能上半日课,下午要回家锻炼,但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课堂上他总是认真听讲,那个最积极举手发言的准是他;课堂外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他总是及时完成,因为,老师的教导“当天的事当天完成”他牢记心中;不懂就问是他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他还时常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她。他的理想是要做一名。几年来,孙苏同学多次获得表彰。自一年级以来,每学期都荣获学校“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的称号。在成绩面前,他从不骄傲,他说,这算不了什么。孙苏同学的身上洋溢着自信、自立、自强。他能给同学们树立一个精神榜样,让大家从他身上学到坚韧不拔努力向上、自强自立的美德。

他用他的坚强,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他的坚强与努力会为他迎来美丽的彩虹!

篇二:

罗贵健,男,10岁,少先队员,现就读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八小学四年级一班。他是一个身有残疾、却坚持学习的孩子。

因为出生时长时间缺氧,罗贵健成了脑瘫儿。他的手不能像其他小朋友活动自如,他的腿完全没办法站立,甚至连说话都结巴、很吃力。他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很多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办法承受繁重的学业,认定他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会离开学校。但罗贵健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他可以,而且可以做得很好!

每天早晨八点整,我们就可以看到瘦小的、佝偻着身子的罗贵健在妈妈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教室。尽管他的左手搭在妈妈的肩上,但无力的双腿仍无法支撑他的身体,他仍会止不住的往下滑。他只能整个身体都倒向妈妈的怀抱,借助妈妈的力量,拖着自己的双腿往前一步步的挪……不到200米的操场啊,耗尽了他全部的力量……就这样,三年来,他从来不曾迟到。

在学习上,罗贵健是个认真学习、乐于思考的孩子。上课时,他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每次有需要背诵的课文,他也总是在同学们的搀扶下,到老师面前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工夫不负有心人,每学期考试,他都是全优成绩。

罗贵健同学是一名坚强乐观、努力学习的学生,他用他的坚强,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他的坚强与努力会为他迎来美丽的彩虹!

篇三:

刘勇同学,今年13岁,屏山县大乘初级中学20xx届三班学习委员。该同学品质良好,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较高,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她是同学中的“名人”、家长的乖孩子、老师的好学生、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是一个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品质优秀的好学生。她热爱集体,珍惜荣誉,把为班级服务作为使命;“从我做起”,是他的人生格言;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是他的信念。把自己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他乐于助人,经常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遍一遍耐心地给他们讲解解题的思路……

一、一个有着心酸故事、懂得感恩的孩子

这个活拨开朗、懂事的七年级学生,背后却有着令人心酸的故事:她的家,一座五间土墙壁老式瓦房坐落在小山旁,正中是堂屋,两旁分布着两间卧室和一间卧室、牲畜间(听刘勇讲:其中一间早已不能住)墙壁上都裂出一条条缝隙,多数地方拳头能随便伸进,院坝、屋檐台留下雨水冲刷的深痕,进入到堂屋,上方放着一张旧得不能再旧的方桌(平时吃饭用的),两三张凳子,墙上的缝隙更多,几处的土墙也严重移位。卧室的陈设极其简陋:仅有的一张大旧床极为打眼。一抬头,可以看见稀疏的瓦缝,一到下雨天,雨水从上面漏下来,墙缝中灌进来,房子随时都有可能垮塌。实在是再也没有比这更破烂的家了。这个孩子很乐观,满脸没有一丝忧虑,带着些许微笑,这一切,仿佛与她无关似的。她那明澈的眼眸中,让人感到有着无限的希望。

她是养父捡回来抚养的,养父刘学陶是一位地道的老实人,没有多少文化,没成家,可有一颗善良的心,平日靠打零工和捡垃圾维持生计,这孩子是在她捡垃圾时,在草丛边发现的,看到这可怜的小生命,怜悯之心嘎然而来,而这个小家伙身上薄薄的两件衣服,冻得哇哇大叫,嘴唇都紫了,可看上去她有倔强的生命力,大约只有一个月大。养父把她抱回家,洗澡,换衣服(家里根本没有小孩的衣服)先拿自己的衣服给包裹着,向邻里乡亲找借,这才缓解一下。可自己根本没有抚养小孩的经验,又是一贫如洗,每天为吃的思量。可这孩子好象知道这一切,平日很少“惹麻烦”。看见这么一个小精灵,心有犹豫不决,想给孩子很好的生活,能力有限,放手肯定舍不得。正值此时,镇计生办不知怎么得知消息:“刘学陶未婚有子”,几次三番追问,他们不了解情况,自己有没有文化,不会说话,产生误解,要牵猪、牵牛等,执行计生政策,养父的母亲(奶奶)在那次牵牛的争执中摔下院坝受伤,之后带病医治无效,早早的离开他们,留下她和养父相依为命。

至此后,她的养父不管有多苦,不管有多累,含辛茹苦的把她养大,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让她健康快乐的成长,她的三伯母他们看到她家的这种情况,也给他们很多的关心和帮助,有好吃的送过来,买新衣服送来。渐渐的她长大了,懂事啦,也知道她的身世。她非常的感激养父对她的养育之恩,感谢三伯母他们的照顾。他们的善举,让她学会了坚强、感恩。

二、一个品学兼优、充满爱心的孩子

在学校,她总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作为班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她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同学建立“一帮一”对子,大家都以她为学习榜样,你追我赶,班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她热爱劳动,她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耍干部的架子指挥别人;从不乱扔垃圾,因为她知道劳动的辛苦,如果有同学不守纪律,她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刘勇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刻苦钻研、求知欲强,各门功课都努力学好。课前,她能认真做好各门功课的预习,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遵守课堂纪律,踊跃发言。课后,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认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如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唐诗宋词等等。正是由于养成了良好的看书习惯,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她的作文多次作为范文在班级、学校交流,参赛作文多次获奖。

刘勇还是一个非常节俭和充满爱心的少年。她生活俭朴,从不乱花一分钱,平日家里给的零用钱除买一些必备的文具,其余的都积攒起来,在家人过生日时为他们买生日礼物。雅安芦山县地震发生后,积极为灾区捐款。他以行动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灾区小朋友的关心。对待邻里,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

三、一个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孩子

她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胸开阔,积极乐观,勇敢坚强,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进取精神。

一路走来,刘勇同学不断充实自己,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她是素质教育春风吹拂下茁壮成长的小苗,她那善良真诚的心灵、她那助人为乐的精神、她那勤俭好学的品质将会影响着更多的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