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论据素材
导航

我心中的毛泽东300

2020-12

我心中的毛泽东300(一)

我心中的毛泽东

——看记录片《走进毛泽东》有感

有这样一位伟人: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却不当大元帅。最大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大的创建,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艰辛的探索,中国是社会主义;最伟大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

他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毛泽东!

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乃至全世界响亮的名字。是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美国总统说他的著作改变了世界,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说他是平凡世界最不平凡的人。他的著作影响不仅中国,而且影响了其他的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他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乃至几十代中国人民,至今乃至将来都将永远传播,流传千古,泽被后世。

从小我就知道有毛爷爷这一个人,我们村里的每家每户的墙上都贴着毛爷爷的经典照片,我每天都生活在他的眼皮底下,毛爷爷的照片看着我走过了整个童年,可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了。而我真正意义上认识毛爷爷是在小学课本上,那大概是一篇关于毛爷爷爱穿补丁衣服什么的文章,从此我知道了,那个挂在墙上的爷爷是一个很贫穷的人。当然那不是真真意义的认识,真正的是六年级学的一首毛爷爷写的诗《长征》。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一位穷人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位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历史伟人,更是一位文采出众的大诗人。初中后,我对毛爷爷的认识逐渐加深。1921年夏天,他在上海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成员之一。从此一心为中国革命而奋斗。为了革命,可以牺牲一切,为了革命,毛爷爷一家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六位亲人,妻子、儿子、两个弟弟、

前段时间,在毛概课堂上老师带领我们集体观看了大型人物纪录片《走进毛泽东》,这部电影没有请特型演员,也没有写剧本台词,它只是把有关毛主席的一些影间录像以一定的叙述方法连接起来,这让它像一部纪录片。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是怎么样的,看见他的音容像貌,言行举止。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毛泽东,一个真诚自然、心里永远装着中国人民的毛泽东、让我觉得亲切而熟悉的毛泽东。

如果问视频中什么地方最打动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人们注视着天安门广场上毛泽东主席的肖像时,眼睛里流露着无不是对毛主席的景仰之情,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更为复杂,这其中也包含着感激亦或是对这位伟人的怀念吧。毛主席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看这部电影中,最令我深为感到敬佩的是毛泽东的读书精神,“我有读不完的书。

不读书就无法生活。”毛泽东与书卷结为伴,腹有诗书气自华。《资治通鉴》读了17遍,《红楼梦》读了5遍,通读了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一生沉湎于书香笔墨的世界。他的诗书见解独到,他的字迹纵逸豪放,

他的语言生动形象,他的讲话妙趣横生„„身为全军统帅,他一生不曾发过一枪,最终竟用笔杆子加枪杆子打败了对手。这种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也是我等

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

“七分功,三分过”,这是我对毛泽东一生的评价。带领党和人民建立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他最伟大的功绩,毛泽东思想是他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他的功。纵容阶级斗争的扩大化,纵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纵容文化大革命,给许多人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痛。——这是他的过。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一个比钢铁还要硬的人,为了求学,他独自一人挑着行李步行到湘乡;面对失学,他在图书馆苦读半载;国民受难,他奋笔疾书为民请命;代表大会上,他的提议一再被驳回,但依旧坚持自我;反围剿时,他的策略一再被忽视,但依旧保持自信。他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一

步一步地艰辛努力下,他终于让大家意识到,原来毛泽东拥有可以“燎原”的力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激烈动荡的旧中国,最终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主”。为了解救“苍茫大地”,毛泽东是一步一个坚实的政治脚印,慢慢地走向成功:去上海会见陈独秀,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中共“一大”;领导工人运动,发表独到的政治观点;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小领导者;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组织秋收起义;组织三湾改编,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最终成为中华儿女的领导者。在他的那些政治思想的指导下,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实践,真可谓是“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领导了前无古人、艰辛备至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他跟随历史来引导

历史,带领人民来解救人民,建立了自由、民主、独立的新中国,让地球的东

方巍然屹立起光耀世界的民族灯塔。晚年的毛泽东依旧是“烈士暮年,壮心不

已”

,以绝非寻常的胆识和魄力决定了一些让外国人为之“胆颤”的事情: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反击苏军入侵珍宝岛、争夺中印边界麦克马红线。中国的地

位、中国的尊严、中国的骨气,都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赢回来的,我们从此卸

下了“东亚病夫”的牌子。

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浓的乡音宣告新中国成立时,我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个把一生都奉献给解放事业的人,用如铁的肩膀担负起中华五千

年的重任,用宽阔的心胸容纳起中华民族的悲凉。他用铁一般的事实表达着对

人民的忠诚,对国家热爱。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高悬在夜空,

离它越远就越能看清其轮廓”

关于毛泽东

的功过是非,历史早有决断。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是功绩也好是错误也罢,是

睿智也好,是糊涂也罢,毋庸置疑,他做的任何事,出发点都是为人民大众

幸福,他的心中无时无刻不是装着天下的芸芸众生。老是去争论毛泽东的是非

对错,意义不大,因为历史不会重来,对于我们来说,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学习他的优良思想,从他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我心中的毛泽东300(二)

我心中的毛泽东

***200*0420535

对毛泽东的评价已有很多历史的、公正的、专业的著作。官方对毛泽东的评价是“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同志负有主要责任。”可是在网络上,对毛泽东的评价就不是这样条条款款的,有把毛泽东太的很高的,也有故意对他泼脏水的„„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毛泽东,而且对毛泽东的评价都不相同,对于我来说,我的内心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毛泽东,可是我不愿意去评价他,因为我感觉自己并没有评价毛泽东的资格。在此我只想谈谈我所了解和接受的毛泽东。表达一下我对这位伟人的敬意。

诗词方面

毛泽东在政治方面的影响远大于它的诗词,但当读他的诗词时你不得不叹服他诗人的才华,同时还能进一步了解真实的毛泽东。

毛泽东诗词,毛泽东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至70年代末期,已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共43首。其中,诗14首,词29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作的24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作的19首。可以看到学生时代毛泽东的伤世感怀和青春意气;可以看到毛泽东从初恋到夫妻分别“肠已断,泪如雨”的爱情悲欢;可以看到井冈山难忘岁月中红军官兵上演《毛泽东空山计》的来龙去脉;可以看到毛泽东把哪些战略部署写进了诗里;可以看到毛泽东1929年被撤去前敌委书记之职养病时的思想上的痛苦;可以看到毛泽东躺在担架上开始长征时的情景;可以看到毛泽东沉寂三年,重掌兵权后第一首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背后的故事;可以了解毛泽东为什么喜欢游历祖国河山的内心思想;可以了解《七律·长征》蕴含着一段段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可以看到毛泽东开玩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故事;可以知道千古绝唱《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和发表后引发的波澜;可以看到1937年清明节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派出代表去祭奠祖先的故事;可以知道为什么延安十年,毛泽东只写了一首诗,连远在莫斯科的两个儿子也索诗未果;可以了解毛泽东赠诗彭德怀喜称“彭大将军”的前因后果;可以知道毛泽东以电报形式赠诗丁玲的故事以及彭德怀和丁玲两位文武将军的文字因缘;可以了解建国后毛泽东想到美国畅游密西西比河的趣闻;可以知道毛泽东为何登山不走回头路;可以知道毛泽东嘱托儿子回乡探望父老乡亲时务必在20里外下马,徒步回韶山的故事;可以知道毛泽东晚年渴望回到滴水洞居住的来龙去脉;可以了解毛泽东在飞机上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讨论哲学问题的对

毛泽东诗词题材多样,大都与革命或建设事业密切相关,表现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等主题。它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特别是豪放雄浑的思想情感,真切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阶段的动人风貌。毛泽东诗词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都有很成功的运用。

毛泽东具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长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他善于大胆运用传统题材写出新的诗意,善于灵活运用典故、神话和寓言,善于创造性地点化前人的诗句和歌谣,善于批判地继承传统诗词的表现形式。他能根据作品的内容选择最恰当的诗体词调,对诗词

格律运用自如;有时严格按古代韵书规定押韵,有时为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不拘泥。毛泽东诗词以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崭新的内容。

毛泽东诗词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等手法,具有神采飞扬的生动形象和景、情、理有机统一的深广意境。与主要表现作者的情操和抱负相一致,它所刻画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