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鳐的字典解释
yáo

鳐读音为yáo,鳐(鰩)yáo(一ㄠˊ)⒈  鱼类的一科,身体扁平,略呈圆形或菱形,有的种类有一对能发电的器官,生活在海洋中。肉可食,肝可制鱼肝油,皮可制砂皮和皮革。
注音
一ㄠˊ
繁体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仓颉
NMBOU
郑码
RPEZ部
四角
22172
结构
左右
区位
8705
统一码
9CD0
笔顺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ノ丶丶ノノ一一丨フ丨

鳐字读音

yáo 鳐

鳐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鳐(鰩)yáo(一ㄠˊ)

⒈  鱼类的一科,身体扁平,略呈圆形或菱形,有的种类有一对能发电的器官,生活在海洋中。肉可食,肝可制鱼肝油,皮可制砂皮和皮革。

统一码

鳐字UNICODE编码U+9CD0,10进制: 40144,UTF-32: 00009CD0,UTF-8: E9 B3 90。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鳐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ea purs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he nautilus; the ray

基本词义

yáo

〈名〉

鳐鱼 [skate]鳐科中鳐属(Raja)和近缘各属的任一种鱼。胸鳍高度发达使鱼体呈菱形,被广泛食用,如:灰鳐、猬鳐和棘背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鳐

鰩【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𠀤音遙。《說文》文鰩,魚名。《山海經》觀水西流注于流沙,其中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呂氏春秋》雚水之魚,名曰鰩。其狀若鯉而有翼。《神異經》東南海中有溫湖,中有鰩魚,長八尺。《本草》文鰩出海南,大者長尺許,有翅,與尾齊,一名飛魚。羣飛水上,海人𠋫之,當有大風。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鰩【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文鰩,魚名。《山海經》觀水西流注于流沙,其中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呂氏春秋》雚水之魚,名曰鰩。其狀若鯉而有翼。《神異經》東南海中有溫湖,中有鰩魚,長八尺。《本草》文鰩出海南,大者長尺許,有翅,與尾齊,一名飛魚。羣飛水上,海人之,當有大風。

说文解字

鰩【卷十一】【魚部】文鰩,魚名。从魚䍃聲。余招切文三新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