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觉的字典解释
jué jiào

觉读音为jué jiào,觉(覺)jué(ㄐㄩㄝˊ)⒈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觉。知觉。触觉。视觉。觉察。⒉  醒悟:觉悟。觉醒。“觉今是而昨非”。
注音
ㄐㄩㄝˊ ㄐ一ㄠˋ
繁体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五笔
IPMQ
仓颉
FBBHU
郑码
VDWL部
四角
90212
结构
上下
电码
6030
区位
3085
统一码
89C9
笔顺
丶丶ノ丶フ丨フノフ

觉字读音

jué jiào 觉

觉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觉(覺)jué(ㄐㄩㄝˊ)

⒈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觉。知觉。触觉。视觉。觉察。

⒉  醒悟:觉悟。觉醒。“觉今是而昨非”。

统一码

觉字UNICODE编码U+89C9,10进制: 35273,UTF-32: 000089C9,UTF-8: E8 A7 89。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覺斍覐覚

汉英互译

become aware、feel、sleep、wak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o wake up from sleep; conscious

基本词义

jiào

〈动〉

(1) 睡醒 [wake up]

觉,悟也。从见,學省声。——《说文》

上欲起贤,未觉。——《汉书·董卓传》

觉而之渐台。——《汉书·邓通传》

(2) 又如:觉卧(觉醒时和寝卧时);觉寤(睡醒);觉寝(自睡中觉醒)

(3) 通“挍”、“校”。比较,较量 [have a contest]

如此贤不肖相觉。——《孟子·离娄下》注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世说新语》

词性变化

jiào

〈名〉

(1) 俗称睡眠为睡觉 [sleep]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庄子·齐物论》

觉见卧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惟觉时之枕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2) 又如:睡了一大觉

(3) 一次短的睡眠,打盹 [nap]。如:午觉;累了可以扒在桌上睡一觉

jiào

〈量〉

(1) 睡眠一次为一觉 [a sleep]。如:睡了一觉中觉

(2) 另见 jué

常用词组

觉察    觉得    觉乎    觉悟    觉悟    觉醒   

康熙字典

覺【酉集上】【見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古文〕覐《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角。《說文》寤也。《廣韻》曉也。《書·說命》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公羊傳·昭三十一年》叔術覺焉。《註》覺,悟也。《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大夢也。《白虎通》學之爲言覺也,悟所不知也。又發也。《前漢·高帝紀求賢詔》有而勿言覺免。《註》發覺者,免其官。又明也。《左傳·文四年》以覺報宴。《註》以明報功宴樂。又大也,直也。《詩·小雅》有覺其楹。《傳》有覺,言高大也。《箋》直也。《左傳·襄二十一年》夫子覺者也。《註》較然正直。又《釋名》告也。一曰自上敕下。一曰告,告覺也。又《博雅》哲也。又佛曰覺王。《舊唐書·高祖詔》自覺王遷謝,像法流行。又《姚崇傳》佛者,覺也,在乎方寸。《魏書·釋老志》浮屠正號曰佛陀,華言譯之則謂淨覺。又星名。《晉書·天文志》妖星三曰天棓。一名覺星。又姓,見《姓苑》。又《韻會》通作梏。《禮·緇衣》有梏德行。《註》梏,音角。《詩·大雅》本作覺。《疏》梏與覺字異音同。又《唐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敎。《增韻》夢醒曰覺。《詩·王風》尚寐無覺。《史記·高帝紀》後人至高祖覺。《註》覺謂寢寐而寤也。又叶訖力切,音棘。《列子·力命篇》楊朱歌曰:天其弗識,人胡能覺。又叶吉列切,音孑。《蘇軾·補龍山文》驥騄交騖,駑蹇先蹶,楚狂醉亂,隕帽莫覺。又叶古爻切,音交。《左傳·哀二十一年》齊人歌:魯人之皋,數年不覺,使我高蹈。《音學五書》覺叶㡍。又《正字通》按郭璞菵草讚:菵草赤莖,實如蘡薁。食之益智,忽不自覺,殆齊生知,功奇于學。薁音約,與覺、學叶。字彙不考郭讚上下文,泥。吳棫《韻補》薁音育,覺攺音谷,非。

说文解字

覺【卷八】【見部】寤也。从見,學省聲。一曰發也。古岳切说文解字注(覺)悟也。悟各本作寤。今正。心部曰。悟者、覺也。二字爲轉注。㝱部曰。寐覺而有言曰寤。非其義也。何注公羊、趙注孟子皆曰。覺、悟也。左傳。以覺報宴。杜曰。覺、明也。引伸之、抑傳曰覺、直也。此因覺與斠?㬪韵雙聲而言。又引伸之、斯干傳曰有覺、言高大也。从見。學省聲。古岳切。三部。一曰發也。此義亦見廣雅。卽警覺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