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缑的字典解释
gōu

缑读音为gōu,缑(緱)gōu(ㄍㄡ)⒈  刀剑等柄上所缠的绳。⒉  姓。
注音
ㄍㄡ
繁体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五笔
XWND
仓颉
VMONK
郑码
ZNXM部
四角
27184
结构
左右
电码
9071
区位
7135
统一码
7F11
笔顺
フフ一ノ丨フ一ノ一一ノ丶

缑字读音

gōu 缑

缑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缑(緱)gōu(ㄍㄡ)

⒈  刀剑等柄上所缠的绳。

⒉  姓。

统一码

缑字UNICODE编码U+7F11,10进制: 32529,UTF-32: 00007F11,UTF-8: E7 BC 91。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缑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纟、侯声

English

cord binding on hilt of sword

基本词义

gōu

〈名〉

(1) 刀剑等柄上所缠的绳 [rope on the handle of a knife or sword]。如:缑蒯(即蒯缑。指以草绳缠绕剑柄)

(2) 山名 [Gou mountain]。如:缑氏山(山名。在河南省偃师县);缑山(即缑氏山。指修道成仙之处);缑峰(即缑氏山。多指修道成仙处)

(3) 姓 [surname]。周卿士食采于缑,因以为氏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缑

緱【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𠀤音鉤。《說文》刀劒緱也。《史記·孟嘗君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劒耳。

蒯緱。《註》蒯草名緱,謂把劒之物。言其劒無物可𧚌,但以蒯繩纏之,故云蒯緱。

《集韻》墟侯切,音摳。緱氏,地名。《戰國策》塞轘轅緱氏之口。《註》緱氏,以山爲名。《前漢·武帝紀》將幸緱氏。《註》河南縣也。

姓。《孝子傳》陳留緱氏女。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緱【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說文》刀劒緱也。《史記·孟嘗君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劒耳。又蒯緱。《註》蒯草名緱,謂把劒之物。言其劒無物可,但以蒯繩纏之,故云蒯緱。又《集韻》墟侯切,音摳。緱氏,地名。《戰國策》塞轘轅緱氏之口。《註》緱氏,以山爲名。《前漢·武帝紀》將幸緱氏。《註》河南縣也。又姓。《孝子傳》陳留緱氏女。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刀劒緱也。从糸矦聲。古矦切说文解字注()刀劒也。廣韵曰。刀劒頭纏絲爲緱也。按謂人所把處如人之喉然。从糸。矦聲。古侯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