笢
笢读音为mǐn,笢mǐn(ㄇ一ㄣˇ)⒈ 竹子的表皮,可劈成篾条。⒉ 理发用的刷子。
笢字读音
mǐn 笢
笢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笢
⒈ 竹子的表皮,可劈成篾条。
⒉ 理发用的刷子。
统一码
笢字UNICODE编码U+7B22,10进制: 31522,UTF-32: 00007B22,UTF-8: E7 AC A2。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基本词义
◎ 笢
〈名〉
(1) 竹子的表皮,可劈成篾条 [bamboo skin]
笢,竹肤也。——《说文》
(2) 见“笢笏”
常用词组
康熙字典
笢【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廣韻》武盡切《集韻》弭盡切,音泯。竹表也。《說文》竹膚也。《廣雅》笁竹也,其表曰笢。又《馬融·長笛賦》笢笏抑隱。《註》笢笏抑隱,手循笛孔之貌。又《正字通》今之澤髮騣刷曰笢。又《廣韻》武巾切,音珉。義同。騣字原从蚤作。
说文解字
笢【卷五】【竹部】竹膚也。从竹民聲。武盡切说文解字注(笢)竹膚也。膚、皮也。竹膚曰笢。亦曰筍。見禮器。俗作筠。巳析可用者曰蔑。禮注作䈼。士喪禮謂之靲。析之謂之筡。亦謂之?。从竹。民聲。武盡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