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漕的字典解释
cáo

漕读音为cáo,漕cáo(ㄘㄠˊ)⒈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漕粮。漕河。漕渠。漕船。
注音
ㄘㄠˊ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GMJ
仓颉
ETWA
郑码
VEKK部
四角
35166
结构
左右
电码
3378
区位
6878
统一码
6F15
笔顺
丶丶一一丨フ一丨丨一丨フ一一

漕字读音

cáo 漕

漕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cáo(ㄘㄠˊ)

⒈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漕粮。漕河。漕渠。漕船。

统一码

漕字UNICODE编码U+6F15,10进制: 28437,UTF-32: 00006F15,UTF-8: E6 BC 95。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漕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ater transport

造字法

形声:从氵、曹声

English

transport by water; canal transportation

基本词义

cáo

〈动〉

(1)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transport by water]

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

漕转山东粟。——《史记·平准书》

转漕给军。——《史记·萧相国世家》

穿漕渠通渭。——《汉书·武帝纪》

岁漕关东谷。——《汉书·食货志》

关东漕粟。——《史记·河渠记》

(2) 又如:漕船(运输官粮的船只);漕粮(清初自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奉天等省征纳白米,转运京师,叫做“漕粮”)

词性变化

cáo

〈名〉

可供运输的河道 [canal]

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红楼梦》

常用词组

漕河    漕运   

康熙字典

漕【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在到切,曹去聲。《說文》水轉轂也。一曰人之所乗及船也。《前漢·武帝紀》穿漕渠通渭。《註》水轉曰漕。又水運曰漕。《史記·蕭相國世家》轉漕給軍。又姓。《史記·游俠傳》西河漕中叔。又《廣韻》昨勞切《集韻》《韻會》《正韻》財勞切,音曹。衞邑名。《詩·邶風》土國城漕。又《集韻》徂侯切,音鯫。亦水運也。

说文解字

漕【卷十一】【水部】水轉轂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从水曹聲。在到切说文解字注(漕)水轉穀也。穀各本譌轂。今依韵會、平準書索隱、蕪城賦注訂。如淳漢書注曰。水轉曰漕。百官志曰。大倉令主受郡國傳漕穀。从水。聲。在到切。古音在三部。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乘下疑奪車字。葢車亦得稱漕。或云及葢誤字。按史記索隱作一云車運曰轉、水運曰漕十字。當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