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屍的字典解释
shī

屍读音为shī,屍shī(ㄕ)⒈  屍體;人或動物死後的遺體。⒉  似皴貌。
注音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五笔
NGQX
仓颉
SMNP
郑码
XMRR部
四角
77212
结构
左上包围
电码
1451
统一码
5C4D
笔顺
フ一ノ一ノフ丶ノフ

屍字读音

shī 屍

屍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shī(ㄕ)

⒈  屍體;人或動物死後的遺體。

⒉  似皴貌。

统一码

屍字UNICODE编码U+5C4D,10进制: 23629,UTF-32: 00005C4D,UTF-8: E5 B1 8D。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屍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English

corpse, carcass

康熙字典

屍【寅集上】【尸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廣韻》《正韻》申之切《集韻》《韻會》升脂切,音施。《說文》終主也,从尸死,會意。《禮·曲禮》在牀曰屍,在棺曰柩。《左傳·文三年》秦伯濟河焚舟,封殽屍而還。《正字通》古尸作屍。《易·師卦》弟子輿屍,《石經》省作尸。尸屍通用,但祭祀之尸不可借用屍字。互詳尸字註。屍字从尸从作。

说文解字

屍【卷八】【尸部】終主。从尸从死。式脂切说文解字注(屍)終主也。終主者、方死無所主。以是爲主也。曲禮曰。在牀曰屍。今經傳字多作尸。同音假借也。亦尙有作屍者。从尸死。死者、終也。尸者、主也。故曰終主。式脂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