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成语词典>成语乌合之众的解释
zhīzhòng

乌合之众

拼音 wū hé zhī zhòng

注音 ㄨ ㄏㄜˊ ㄓ ㄓㄨㄥˋ

解释 乌合之众

出处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例子 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乌合之众,不相统摄。(清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辨形 “合”,不能写作“和”。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煤堆

感情贬义

近义 一盘散沙  

反义 精锐之师   

英语rabble

俄语неорганизованная толпа(сброд)

日语 烏合(うごう)の衆(しゅう)

德语eine unorganisierte Menschenmenge(Mob)

法语troupe sans ordre(masse inorganisée)

故事西汉末年,王莽(邯郸市大名县人)被打败后,刘玄称帝。扶风茂陵(今陕西省)人耿龠随其父耿况投奔了刘玄。没过多久,邯郸人王郎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与,在西汉宗室刘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持下,自立为帝,建都邯郸。这时,耿龠(gěng yuè)手下的孙仓、卫包便劝耿龠投归刘子与(王郎)。耿龠闻听大怒,按剑说道:刘子与这个反贼,我和他势不两立!等我到长安请皇上调动渔阳、上谷的兵马,从太原、代郡出击,来回几十天,便能以轻骑兵袭击那些乌合之众,势如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定能获胜。谁不识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贼,定遭灭族杀身之祸!